送魏万之京
送魏万之京朗读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树色 一作:曙)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摘要
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是唐代送别诗中的名篇,作于魏万赴长安应试之际。全诗以秋景起兴,“朝闻游子唱离歌”“鸿雁不堪愁里听”等句,借微霜、鸿雁、云山等意象渲染离愁,又以“关城树色催寒近”暗喻时光飞逝、功名紧迫。尾联“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转为殷切劝勉,叮嘱友人勿沉溺繁华,当珍惜光阴求取功业。此诗情感层层递进,从惜别到勉励,融景入情,在苍劲凝练的笔触中展现深挚的师友之谊与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历来被誉为“盛唐送别佳构”,其警策之语更显诗人对后辈的拳拳期许。
诗词大意
译文
清晨听到游子高唱离别之歌,昨夜下薄霜你一早渡过黄河。
怀愁之人最怕听到鸿雁鸣叫,云山冷寂更不堪落寞的过客。
潼关晨曦催促寒气临近京城,京城深秋捣衣声到晚上更多。
请不要以为长安是行乐所在,以免白白地把宝贵时光消磨。
参考资料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47
DeepSeek赏析
这首送别之作以"微霜"、"鸿雁"、"云山"等意象勾勒出深秋的萧瑟氛围,将离别之情融入季节变换之中。"不堪"、"况是"二词递进写愁,更见游子羁旅之悲。颈联"催寒近"与"向晚多"对仗工整,既写实景又暗喻光阴易逝。末句"莫见"二字尤显深意,看似劝勉实则蕴含无限关怀,告诫友人勿沉溺享乐而虚度年华。全诗以景衬情,借物言志,在委婉含蓄中流露出真挚的劝诫之意,可谓语重心长,余韵悠长。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