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隋宫

隋宫朗读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诗词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摘要

李商隐的《隋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怀古诗,创作于晚唐时期,借隋朝宫殿的兴衰讽刺隋炀帝的奢靡生活,暗喻唐朝统治者的腐败。诗中通过描绘隋宫的荒凉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批判了统治者荒淫无道、劳民伤财的行径,警示后人以史为鉴、珍惜民生。后世评价这首诗为李商隐的代表作,以其含蓄深沉的语言、深刻的讽刺艺术和优美的意境,在唐诗中享有盛誉,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哲理情怀。

诗词大意

译文

长安的殿阁内弥漫着一片烟霞,杨广还想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

如果不是李渊得到传国的玉玺,那么他的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

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

如果杨广在地下和陈后主相遇,有心欣赏淫逸辱国的《后庭花》吗?

注解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wú)城作帝家。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帝家,帝都。

玉玺(xǐ)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玉玺:皇帝的玉印。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

于今腐草无萤(yíng)火,终古垂杨有暮鸦。腐草无萤火: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地下”二句: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

参考资料

沙灵娜.唐诗三百首全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0:358-360

陈永正 等.李商隐诗选译:巴蜀书社,1991:202-205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435-437

黄世中.李商隐诗选:中华书局,2006:166-167

周振甫.李商隐选集: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317-318

刘学锴.李商隐诗选评: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163-166

DeepSeek赏析

李商隐这首《隋宫》以深沉的历史眼光审视隋炀帝的荒淫误国。"紫泉"与"芜城"的意象对比,暗示着帝王将繁华付之一炬的荒谬。"玉玺"一联用假设之笔,道出隋炀帝若不亡国,恐怕还要继续穷奢极欲的南巡。颈联以"腐草""暮鸦"的衰败景象,映衬出昔日繁华的消逝。尾联尤为警策,借陈后主故事,辛辣讽刺隋炀帝重蹈覆辙却不自知的荒唐。全诗不着议论而讽意自现,在时空交错中展现出深沉的历史沧桑感。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