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
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朗读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珮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摘要
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是唐代一首著名的宫廷唱和诗。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中书舍人贾至在长安大明宫早朝后作《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杜甫、王维、岑参纷纷赋诗相和。岑参此诗以雄浑笔触描绘大明宫早朝的恢弘气象:金殿晓钟、玉阶仙仗、剑佩星随、旌旗日绕,极写皇家威仪与百官肃穆之景。诗中“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一联,以精妙意象捕捉拂晓时分的瞬景,既显宫廷富丽,又透自然清新。全诗通过对早朝盛况的铺陈,颂扬了大唐帝国的鼎盛国势与中兴气象,展现了岑参作为边塞诗人驾驭宫廷题材的卓越才情。虽为应制之作,其壮阔的意境与工巧的辞采仍为后世称道,与王维、杜甫同题诗作并列为唐代早朝诗的典范。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描绘了长安早朝的庄严景象,笔法精妙,意境宏阔。首联以"鸡鸣"、"莺啭"带出晨光熹微的皇城,暗示春意阑珊。颔联"金阙"、"玉阶"对仗工整,展现宫廷的富丽堂皇。颈联"花迎"、"柳拂"两句,将自然景物与朝仪融为一体,星落露干的细节描写尤为传神。尾联笔锋一转,以"凤凰池上客"自况,点出"阳春一曲"的才高和寡,流露出几分孤傲之情。全诗色彩明丽,音律和谐,既展现了盛唐气象,又暗含文人清高之意,是岑参七律中的佳作。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