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朗读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
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家僮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摘要
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是唐代一首著名诗作,创作于诗人隐居谷口书斋期间,寄给友人杨巨源(杨补阙)。背景是安史之乱后的社会动荡,钱起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借此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细腻描绘泉壑、云霞、竹、山等自然景物,如“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表达了对宁静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深切思念,核心思想是追求心灵超脱与自然和谐。这首诗以其清丽语言和深远意境,被后世誉为唐代隐逸诗的代表作,体现了钱起诗风的雅致和艺术价值。
诗词大意
译文
山泉沟壑绕着我的茅舍,云霞掩映帷幕般的薜荔。
新雨过后青竹更是苍翠,夕阳挥中山色增添秀美。
悠闲的白鹭早早就栖息,秋日的花朵迟迟不凋谢。
家僮清扫着松萝的小径,早与故人相约盼他到来。
李静 等.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9页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清新淡雅的笔触描绘了山中闲居的逸趣。首联"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勾勒出一幅山居图景,以自然物象暗示主人远离尘嚣的生活。颔联"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山以情感,展现雨后竹色与夕照山光的动人景致。颈联"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以白鹭的早归与秋花的迟落,暗写时光流转中的闲适心境。尾联点出邀约故人的期待,使全诗在静谧中平添人情温暖。全诗对仗工整而不失自然,语言清丽,意境悠远,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而又不失人间温情的审美追求。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