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送僧归日本朗读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摘要
钱起的《送僧归日本》是一首表达深厚情谊与禅意的送别诗。此诗创作于唐代中日文化交流频繁的背景下,诗人借送别日本僧人归国,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牵挂与祝福。诗中"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既点明僧人的异国身份,又暗含人生如旅的佛理;"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以孤灯为喻,既写实舟行景象,又象征佛法如灯照亮归途,更寄托着诗人愿佛法长明、友谊不灭的深意。全诗将禅意与离情交融,语言空灵含蓄,尤其尾联"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以虚写实,遥想对方月夜思乡之情,拓展了诗意空间。明代胡震亨评其"清而弥远",此诗被誉为唐代送别诗中的禅意佳作,展现了中日文化纽带与诗人超逸的襟怀。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以空灵隽永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海上禅行的意境图卷。"浮天""沧海"二句以壮阔的天海为背景,衬托出僧人超然物外的心境。"水月"一联妙用佛典,月影澄澈喻禅心,鱼龙听经显佛法无边。尾联"一灯影"意象尤为精警,既是实写舟灯,又暗喻佛法如灯,照亮万里征程。全诗对仗精严而不露斧凿,意境澄明远阔,将禅理不着痕迹地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充分展现了唐代诗僧融禅入诗的艺术造诣。

钱起(722?—780年),字仲文,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