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 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朗读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摘要
许浑的《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又名《行次潼关逢魏扶东归》)是晚唐一首著名的行旅赠别诗。此诗作于诗人秋日赴长安途中,于潼关驿站偶遇友人魏扶东归时。诗歌以雄浑笔触勾勒潼关险要地势,“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一联,以太华山、中条山的壮阔气象为背景,展现关中山河的磅礴气势。后借“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的苍茫景致,暗喻人生行旅的辽远征程。尾联“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最为精警,在即将抵达京城的时刻,诗人却流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深切向往,深刻揭示了仕途追求与精神归隐之间的矛盾心境。全诗将壮丽河山、羁旅愁思与宦途感慨熔铸一体,对仗工稳而意境宏阔,尤其是尾句以淡泊之语反衬功名之累,被历代评家誉为“晚唐高唱”,《唐诗三百首》亦收录此作,足见其艺术价值。
DeepSeek赏析
此诗写尽羁旅行役之思,笔法简净而意境深远。首联"红叶晚萧萧"一句,已见秋意萧索,旅人独饮之况味。"残云归太华"一联,写景极其开阔,云归山岳,雨过中条,道出诗人行途之遥。颈联"树色""河声"二句,以空间之远写乡思之长,树随山远,河入海遥,愈行愈远之情顿现。结句"犹自梦渔樵"最是警策,虽近帝都,却仍思归隐,道出仕途倦怠之意。全诗情景交融,工稳而不失灵动,诚晚唐五律佳作。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