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朗读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摘要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是唐代诗人马戴的作品。这首诗以楚江(今长江中游)的壮丽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江水、山峦的细腻描绘,引出对古代历史的追忆,特别是楚汉争霸等往事的联想。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深沉的怀古之情,抒发对历史兴衰、英雄湮灭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时代变迁的无奈叹息,体现了晚唐文人面对乱世的忧思情怀。马戴的诗风清丽含蓄,此作展现了他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是唐代怀古诗中的佳作。
诗词大意
译文
雾露团团凝聚寒气侵人,夕阳已落下楚地的山丘。猿在洞庭湖畔树上啼叫,人乘木兰舟在湖中泛游。
明月从广漠的湖上升起,两岸青山夹着滔滔乱流。云中仙君怎么都不见了?我竟通宵达旦独自悲秋。
注解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猿(yuán)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微阳:微弱的阳光。楚丘:楚地的山丘。洞庭:洞庭湖。木兰舟:木兰树所制的舟船,此因楚江而用《楚辞》中的木兰舟。木兰舟本典出《迷异记》:“木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七里洲中有鲁班刻木兰为舟。”木兰:小乔木。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广泽:广阔的大水面。云中君:本《楚辞·九歌》篇名,为祭祀云神之作,此也因楚江而想到《九歌》。竟夕:整夜。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意境深远,写秋日暮色中的羁旅之思。前两联以"露气"、"微阳"勾勒出暮秋寒气渐浓的景象,用"猿啼"对"人舟",动静相生,更显孤寂。后两联视野开阔,"广泽"与"苍山"形成壮阔画面,而"明月"与"乱流"又添凄凉。末句"云中君不见"暗用楚辞典故,深化悲秋之情。全诗炼字精当,如"集"字凝练传神,"夹"字生动逼真,将洞庭秋色与羁旅愁绪融为一体,堪称晚唐山水诗佳作。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