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章台夜思

章台夜思朗读
出自唐代韦庄的诗词

清瑟怨遥夜,绕弦风雨哀。

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

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摘要

韦庄的《章台夜思》是晚唐五代诗人韦庄创作的一首诗作。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章台夜晚的深切思念之情,抒发对故乡、亲人或逝去往事的孤独怀旧。通过凄美意象和细腻笔触,韦庄描绘了寂寥夜境中的情感波澜,体现了他的婉约诗风和对人生离别的深刻感悟,作品情感真挚,语言含蓄动人。

诗词大意

译文

幽怨的琴声在长夜中回荡,弦音悲切,似有凄风苦雨缭绕。孤灯下,又听见楚角声哀,清冷的残月徐徐沉下章台。

芳草渐渐枯萎,已到生命尽头.亲人故友,从未来此地。鸿雁已往南飞,家书不能寄回。

注解

清瑟(sè)怨(yuàn)遥夜,绕弦风雨哀。孤灯闻楚角,残月下章台。 瑟:古代弦乐器。多为二十五弦。弦乐器,这里指乐声。清瑟,即凄清的瑟声。遥夜:长夜。连下两句是说,凄清的瑟声,在长夜发出哀怨的音调;而伴随这哀怨乐曲的,又是秋夜悲鸣的风雨声。楚角:楚地吹的号角。其声悲凉。下:落下。这句是说,残月从章台落下去了,即天快亮了。章台:即章华台,宫名,故址在今陕西长安。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北。

芳草已云暮,故人殊未来。乡书不可寄,秋雁(yàn)又南回。 芳草:这里指春光。已云暮:已经晚暮了,指春光快要消歇了。云:助词,有“又”义。这句是借春光的消歇喻指自己年华已逝。殊:竟,尚。乡书:指家书,家信。不可寄:是说无法寄。雁又南回:因雁是候鸟,秋天从此南来,春天又飞往北方。古时有雁足寄书的传说,事书《汉书·苏武传》。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律写羁旅愁思,笔调凄清,意境深远。首联以清瑟起兴,风雨绕弦勾勒出秋夜的萧瑟氛围;颔联"孤灯"、"残月"相对,更添孤寂之感。颈联"芳草已暮"暗喻年华逝去,而故人未至,怅惘之情溢于言表。尾联借秋雁南飞寄托乡思,却道"乡书不可寄",将无奈之情推向极致。全诗善用意象叠加,"清瑟"、"孤灯"、"残月"、"秋雁"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浓厚的悲秋怀远氛围。韦庄此作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堪称晚唐羁旅诗中的佳作。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