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春宿左省

春宿左省朗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诗词

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摘要

杜甫的《春宿左省》创作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正值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在长安担任左拾遗,值宿门下省(左省),面对国家动荡、民生凋敝的现实。诗中通过描绘春夜寂静的宫廷景象,如“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以及对自身职责的感慨,体现了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现实主义精神。后世对杜甫的诗评价极高,被誉为“诗史”,此作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感染力,成为反映唐代乱世的重要篇章。

诗词大意

译文

左偏殿矮墙遮隐花丛,日已将暮,投宿的鸟儿,一群群鸣叫着飞过。

星临宫中,千门万户似乎在闪烁,靠近天廷,所得的月光应该更多。

夜不敢寝,听到宫门开启的钥锁,晚风飒飒,想起上朝马铃的音波。

明晨上朝,还有重要的大事要做,心里不安,多次地探问夜漏几何?

注解

花隐掖(yè)垣(yuán)暮,啾(jiū)啾栖(qī)鸟过。掖垣:门下省和中书省位于宫墙的两边,像人的两腋,故名。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

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kē)。金钥:即金锁。指开宫门的锁钥声。珂:马铃。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 封事:臣下上书奏事,为防泄漏,用黑色袋子密封,因此得名。

DeepSeek赏析

杜甫此诗写于肃宗朝,诗人值宿门下省之际。全篇以"夜值"为线索,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暮色中的掖垣,栖鸟飞过,星月交辉,万户朦胧,勾勒出一幅静谧的宫廷夜景。颈联转写诗人夜不能寐,既因职责所在,更因忧国之情。"金钥"、"玉珂"的意象,既见宫廷庄严,又暗喻诗人忧虑。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彻夜问时,为明朝上奏而焦灼不安。全诗含蓄深沉,将对国家的忠诚与深夜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杜甫"每饭不忘君"的家国情怀。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