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别房太尉墓

别房太尉墓朗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诗词

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

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

对棋陪谢傅,把剑觅徐君。

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

摘要

杜甫的《别房太尉墓》是唐代诗人杜甫为悼念好友房琯而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安史之乱后,杜甫流亡途中路过房琯坟墓时所作,背景反映了战乱时代诗人漂泊的苦难和对逝去友人的深切哀思。诗中通过描绘墓地荒凉景象,表达了杜甫对房琯的深情缅怀、对友情破碎的悲痛,以及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之情。这首诗被后世誉为杜甫悲愤诗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其深沉的人道主义情怀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在文学史上备受推崇,体现了杜甫作为“诗圣”的崇高地位。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深沉哀婉之笔,道尽羁旅之悲。首联"他乡复行役,驻马别孤坟",点明孤身在外又要远行的处境,在一座孤坟前驻足告别,暗示对逝者的怀念。颔联"近泪无干土,低空有断云",以泪湿泥土、断云低垂的意象,烘托出沉重的哀伤氛围。颈联用谢安对弈、季札挂剑的典故,既表达对逝者的敬重,又暗含知己难觅之叹。尾联"唯见林花落,莺啼送客闻",以花落莺啼的暮春景象收束全篇,将人事的哀愁寓于自然景物的变迁之中,余韵悠远。全诗情感真挚,用典自然,意境深远,堪称杜诗中的佳作。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