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寄左省杜拾遗

寄左省杜拾遗朗读
出自唐代岑参的诗词
联步趋丹陛,分曹限紫微。
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
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
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

摘要

《寄左省杜拾遗》是唐代边塞诗人岑参写给友人杜甫的一首寄赠诗。创作于岑参在安西都护府任职期间,当时杜甫在长安担任左拾遗之职,负责谏议朝政。诗中,岑参通过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杜甫的深切思念与敬仰,如“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等句,抒发了在边塞孤寂中对友情的珍视,同时隐含了对国家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诗在文学史上评价极高,被视为唐代友情诗的典范,展现了诗人间真挚的情感交流与高尚的人格境界,对后世影响深远。

诗词大意

译文

上朝时齐步同登红色台阶,分署办公又和你相隔紫微。

早晨跟着天子的仪仗入朝,晚上身染御炉的香气回归。

满头增白发悲叹春花凋落,遥望青云万里羡慕鸟高飞。

圣明的朝代大概没有错事,规谏皇帝的奏章日见稀微。

DeepSeek赏析

这首《春宿左省》展现了杜甫晚年在朝为官时的复杂心境。前四句以华丽辞藻描绘侍臣生活:跟随仪仗、出入宫禁,表面风光无限。"联步"、"分曹"等词勾勒出朝堂森严等级。五六句笔锋陡转,以"白发"与"青云"形成强烈对比,悲叹年华老去却壮志未酬。尾联看似颂圣,实则暗含讽喻,"自觉谏书稀"一句尤为精妙,既道出盛世表象下谏诤之路的艰难,又流露出诗人对政治现实的清醒认识。全诗在富丽堂皇的宫廷描写中,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感慨和政治忧思,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一贯诗风。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