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大庾岭北驿
题大庾岭北驿朗读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摘要
《题大庾岭北驿》是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泷州途中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神龙元年(705年),宋之问因依附张易之被贬泷州参军,途经大庾岭时,面对这座分隔中原与岭南的巍峨山脉,诗人驻足岭北驿站,触景生情写下此诗。诗中“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以鸿雁南飞止于大庾岭的传说起兴,反衬自身贬谪之痛——鸿雁尚能北归,自己却归期渺茫。“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描绘了岭南荒僻险恶的环境,暗喻前途迷茫。尾联“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借想象中回望故乡的梅花,寄托深沉的家国之思与孤寂情怀。全诗以工整的对仗、含蓄的意象,将迁客的哀怨与乡愁融入岭南山川暮色之中,被誉为唐代贬谪诗的典范之作,明代胡应麟赞其“凄咽欲绝”,清代沈德潜亦评“结句温厚,不激不随”。
诗词大意
译文
阴历十月的时候,大雁就开始南飞,据说飞到大庾岭,它们就全部折回。
鸟儿不进,我却行程未止远涉岭南,真不知何日何时,我才能遇赦归来?
潮水退落了,江面静静地泛着涟漪,深山老林昏暗暗,瘴气浓重散不开。
来日我登上高山顶,向北遥望故乡,抑或能看到:那山头上初放的红梅。
注解
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阳月:阴历十月。
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殊:还。“我行”句意谓自己要去的贬谪之地还远,所以自己还不能停下。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zhàng)不开。瘴:旧指南方湿热气候下山林间对人有害的毒气。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lǒng)头梅。望乡处:远望故乡的地方,指站在大庾岭处。陇头梅:大庾岭地处南方,其地气候和暖,故十月即可见梅,旧时红白梅夹道,故有梅岭之称。陇头:即为“岭头”。
DeepSeek赏析
宋之问这首《题大庾岭北驿》以含蓄委婉的笔触抒写了贬谪途中的羁旅愁思。诗中"雁回"与"人未归"的鲜明对比,道尽宦游之人的身不由己。颔联写景别具匠心,"江静"对"林昏",工整中见变化,"潮初落"与"瘴不开"的意象组合,既暗示行程艰险,又暗喻心境郁结。尾联遥想明日望乡之景,借陇头寒梅吐露思乡之情,余韵悠长。全诗将贬谪之悲、羁旅之愁尽付景物,在工稳的格律中流淌着真挚情感,展现了初唐律诗由宫廷应制向个人抒情转化的重要特征。

宋之问,字延清,一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一说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县)人。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