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香积寺
过香积寺朗读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摘要
王维的《过香积寺》是一首唐代山水诗,创作于诗人晚年游历长安附近香积寺时,体现了他对佛教禅修的向往。诗中描绘深山幽景,如“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以泉声、日色等意象营造空灵意境,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的超脱和心灵净化的追求。结尾“安禅制毒龙”借用佛教典故,象征克制内心烦恼。这首诗被后世誉为王维禅诗的代表作,展示了他淡泊宁静的“诗佛”风格,在中国诗歌史上影响深远。
诗词大意
译文
不知道香积寺在什么地方,攀登好几里误入云拥群峰。
古木参天却没有人行路径,深山里何处传来古寺鸣钟。
山中泉水撞危石响声幽咽,松林里日光照射也显寒冷。
黄昏时来到空潭隐蔽之地,安然地修禅抑制心中毒龙。
注解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入云峰:登上入云的高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钟:寺庙的钟鸣声。
泉声咽(yè)危石,日色冷青松。咽:呜咽。危:高的,陡的。“危石”意为高耸的崖石。冷青松:为青松所冷。
薄暮空潭(tán)曲,安禅制毒龙。薄暮:黄昏。曲:水边。“安禅”即安静地打坐,在这里指佛家思想。安禅:为佛家术语,指身心安然进入清寂宁静的境界,在这里指佛家思想。毒龙:佛家比喻俗人的邪念妄想。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88
邓安生 等.王维诗选译.成都:巴蜀书社,1990:109-110
蘅塘退士 等.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115
DeepSeek赏析
王维此诗以寻访香积寺为线索,勾勒出一幅幽邃空灵的山水画卷。首联"数里入云峰"点明寺院之深远,云峰二字既写实又含禅意。颔联以"古木"、"深山"构建出远离尘嚣的意境,钟声杳杳更添神秘。颈联"泉声咽"与"日色冷"对仗精妙,声色交映中透出佛门清净。尾联"安禅制毒龙"一语双关,既写僧人坐禅之景,又暗喻降伏心魔的修行境界。全诗不着一个"静"字,却在声色光影中传递出深邃的禅意,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艺术特色。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