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终南山

终南山朗读
出自唐代王维的诗词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摘要

王维的《终南山》是其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创作于隐居终南期间。全诗以雄浑笔触勾勒终南山绵亘千里的壮阔气象:“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极言山势之高远,“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则通过云雾变幻展现山色的空灵意境。后四句转写山间景致,以“分野中峰变”凸显地理分野之奇,“阴晴众壑殊”暗喻世事明暗之理,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以寻常对话收束,在宏大自然中注入人间烟火气。此诗将终南山的磅礴气势与幽深静谧熔铸一体,既体现王维“诗中有画”的艺术造诣,更渗透着诗人静观宇宙、物我两忘的禅理哲思。苏轼赞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此作正是以文字构建多维山水空间的典范,对后世山水诗影响深远。

DeepSeek赏析

王维这首《终南山》以雄浑壮阔的笔触勾勒出终南山的巍峨气象。首联"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气势磅礴,用夸张手法展现山势之高远。颔联"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以细腻笔触描绘山中云雾变幻,虚实相生。颈联"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写山势变化之妙,转接自然。尾联"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突然转入人间烟火,以寻常樵夫作结,使全诗从壮阔归于平淡,体现了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整首诗在宏大与细微之间流转自如,展现了诗人高超的写景功力。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