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
春怨朗读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摘要
刘方平是唐代诗人,《春怨》是他的代表作,创作于盛唐时期,可能源于闺怨题材的流行,表达女子在春光中的孤独与怨情。诗中通过细腻描绘春景如花开花落,反衬内心深沉的相思之苦和人生失意,传递了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感慨。其语言清新婉约,情感真挚,虽不如李白杜甫之作广为人知,但在唐代闺怨诗中具一定艺术感染力,体现了借景抒情的传统手法。
诗词大意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深闺寂寞图。诗人巧妙地运用意象叠加的手法,从日落黄昏到金屋空寂,再至梨花满地,层层递进地展现了女子的孤独心境。"无人见泪痕"一句尤为动人,以无人知晓的泪水暗示主人公被遗忘的处境。"梨花满地不开门"既是写实之景,又暗喻春光将尽而心门紧闭的哀愁。全诗语言清丽婉转,意境幽深,通过典型环境与细节的刻画,将闺怨之情表现得含蓄而深刻,堪称晚唐闺怨诗中的佳作。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薪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