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杂诗

杂诗朗读
出自唐代:佚名的诗词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
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摘要

佚名的《杂诗》特指古代流传下来作者不详的诗歌作品,常见于《古诗十九首》或乐府民歌中。这类诗歌多创作于汉魏时期,常以游子思乡、人生苦短、世态炎凉为主题,反映了动荡年代中普通人的普遍情感与生命体验。诗中善用自然意象如"白露沾野草"、"秋草萋已绿",以质朴语言勾勒深沉意境,抒发对时光易逝的喟叹("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或客居无着的孤寂("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其艺术成就备受历代推崇,刘勰誉其"婉转附物,怊怅切情",钟嵘称"惊心动魄,一字千金",奠定了五言诗的典范地位,以真挚情感与高度凝练的语言,成为透视汉末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诗词大意

译文

时令将近寒食,春雨绵绵春草萋萋;春风过处苗麦摇摆,堤上杨柳依依。

这是为什么呵,我却有家归去不得?杜鹃呵,不要在我耳边不停地悲啼。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以寒食时节的景物起兴,首联"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描绘了一幅暮春田园画卷。细雨润草,麦苗青青,杨柳依依,本是游春佳时,却引出下联羁旅之思。"等是有家归未得"一句转折有力,道出了游子欲归不得的无奈。末句"杜鹃休向耳边啼"以拟人手法,将对杜鹃啼声的厌烦,转化为对乡愁的抗拒,更显思乡情切。全诗语言平实而意境深远,将自然景物与游子情怀巧妙融合,堪称寓情于景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