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叹 其二
秋雨叹 其二朗读崩墙坏壁人夜号,比邻处处通波涛。
明灯执伞待天曙,片云浮来声益号。
富家或能饱鸡黍,嗟嗟奈此贫儿曹。
拽椽为薪曲为粥,斗粟千钱肯相鬻。
摘要
《秋雨叹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康海创作的一首诗。康海作为明代“前七子”的代表人物,诗风豪放深沉。这首诗通过描绘秋雨萧瑟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人生无常、世事沧桑的感慨,流露出对个人失意与命运波折的忧愁,体现了其作为文人的情感世界。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白描手法勾勒出一幅灾后民不聊生的凄惨画卷。开篇"崩墙坏壁"四字立时营造出破败景象,夜号声与波涛声交织,更显灾情之重。诗中"明灯执伞"的细节描写,既写实又具象征意味,暗示百姓在风雨中苦等天明。后四句通过富家与贫儿的对比,直指社会不公,"拽椽为薪曲为粥"一句尤见困顿之态。末句"斗粟千钱"的夸张笔法,深刻揭露了灾荒时期的物价飞涨。全诗语言质朴却力透纸背,字字血泪,充分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关怀。

康海(1475--1540)中国明代文学家。字德涵,号对山、沜东渔父,陕西武功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状元,任翰林院修撰。武宗时宦官刘瑾败,因名列瑾党而免官。以诗文名列“前七子”之一。所著有诗文集《对山集》、杂剧《中山狼》、散曲集《沜东乐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