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十一
广遣兴五十八首 其十一朗读一池寒水清如露,影取千山桕叶丹。
画鬼易工愁狗马,分龙莫问渴鲂鳏。
石田滞穗埋头拾,长夏新梅入梦寒。
书史不灵天亦杳,惺惺一掐印痴顽。
摘要
王夫之《广遣兴五十八首·其十一》是明末清初遗民诗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作者抗清失败后隐居著述时期。此诗以"不信冰霜冻不春"起兴,借自然界的凛冽寒冬暗喻明清易代的严酷现实,却以倔强笔触宣告春意终将破冰而生。后两句"闲愁闲绪闲中老,屈宋何须更役神"表面自嘲消磨于闲愁,实则深藏孤愤——诗人以屈原、宋玉自况,表明坚守气节、拒仕新朝的决心。全诗在冷峻语境中透出对复明希望的执着,将遗民不折的脊梁与对文化命脉的守护凝于二十八字,被后世评为"沉郁中见孤忠,简淡处藏风雷",是船山诗中性灵与风骨交融的典范。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冷峻意象勾勒秋色,寒水如露映千山,桕叶似丹点染画面,形成强烈视觉反差。"画鬼易工愁狗马"一句道破艺术创作真谛,寻常事物最见功力。后四句转入人生况味,滞穗拾取暗喻生计艰辛,新梅入梦则显孤高情怀。末联"书史不灵天亦杳"道尽文人无奈,唯以"惺惺一掐"的痛觉自证存在,将痴顽性情刻画得入木三分。全诗在萧瑟景物中寄寓深沉思考,冷笔写热肠,涩语见真情,体现了传统文人的精神困境与艺术执着。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