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邬处士继思
赠邬处士继思朗读市中问韩康,药肆在何许。
床头本草书,门外长桑侣。
每吟诗一篇,泠然在云天。
筇穿北固雪,艇迷京口烟。
六代江山好,愁来恣搜讨。
兰荪本独芳,姜桂从今老。
去去复栖栖,河东王伯齐。
年年寻杜甫,一过浣花溪。
摘要
顾炎武的《赠邬处士继思》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诗人顾炎武创作的一首赠友诗。该诗写于顾炎武流亡抗清期间,赠予隐士邬继思,背景反映了明亡清兴的动荡时局。诗中通过描绘隐逸生活,抒发了作者对坚守气节、淡泊名利的赞美,同时隐含对国破家亡的忧愤与不屈精神,体现了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作为顾炎武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在历史上被推崇为弘扬民族气节与文人风骨的典范,彰显了其经世致用的思想深度。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古风展现了隐逸高士的淡泊情怀与文人风骨。开篇以"问药""本草"暗喻修身养性,继而笔锋一转,描绘诗人吟咏时的超然境界。"北固雪""京口烟"的意象勾勒出江南烟雨的空灵之美。中段"六代江山"四句,道出对历史沧桑的感喟,以兰荪、姜桂自况高洁品性。结尾用杜甫典故作结,既表达对诗圣的追慕,又暗含"年年寻诗"的执着追求。全诗笔墨简净,意境清远,在飘逸中见深沉,展现了传统文人对精神家园的永恒追寻。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其主要作品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韵补正》、《古音表》、《诗本音》、《唐韵正》、《音论》、《金石文字记》、《亭林诗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