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 其一
菊 其一朗读重阳殊未发,谁议岁寒情。
少苦因黄蕊,多甘是素英。
带霜拖面白,和露点茶清。
种尔宜饥渴,芬芳养此生。
摘要
屈大均的《菊 其一》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咏菊诗。屈大均作为明朝遗民,在清朝统治下流亡隐居,此诗创作于社会动荡时期,表达了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个人节操的坚守。诗中,屈大均借菊花的高洁、耐寒、不屈特性,象征自己的民族气节,抒发对明朝的忠诚和对清统治的不满,体现了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后世评价屈大均的诗为岭南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其作品充满爱国情怀,被赞誉为弘扬民族气节的典范,影响深远。
DeepSeek赏析
这首咏菊诗以"岁寒"为背景,突出菊花傲霜品性。"殊未发"三字暗含期待,以拟人笔法写菊花的矜持。"黄蕊"与"素英"对举,道出菊花的苦甘之味。后四句转入实用描写,"带霜"、"和露"二句状其形色之美,"点茶清"三字点出菊花茶的清香。结句"芬芳养此生"升华主题,将菊花与人生修养相联系,体现文人以物喻志的审美情趣。全诗语言简净,意境清雅,在平淡中见深致。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