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二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二朗读城瞰昆明池水滨,碧鸡山色日相亲。
也知不忘乡关意,时对梅花想故人。
摘要
《题梅赠刘伯埙南行 其二》是明代文学家杨士奇创作的一首赠别诗。这首诗是杨士奇题写梅花赠予友人刘伯埙的南行之作,通过描绘梅花的坚韧与高洁品质,表达了对朋友旅途的深切祝福和离别之情。梅花象征不畏严寒、坚守本心的精神,寓意刘伯埙在远行中保持高尚情操、克服困难。杨士奇的诗歌以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见长,此作体现了他的文学风格,传递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人生际遇的豁达乐观。作为明代“三杨”之一,杨士奇的诗文在历史上备受赞誉,被誉为明初文坛的代表人物,这首诗虽非其最著名作品,但延续了他一贯的抒情与哲理交融的特色。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昆明池畔为背景,勾勒出一幅山水相依的动人画卷。首句"城瞰昆明池水滨"以俯瞰视角展开,将城市与湖泊的格局尽收眼底。"碧鸡山色日相亲"一句中"相亲"二字尤为妙绝,赋予山色以人格化的亲近感。后两句由景及情,诗人借梅花抒怀,"时对梅花想故人"道出深切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悠远,在山水描写中寄寓乡愁,在梅花意象里寄托友情,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杨士奇(1366~1444),明代大臣、学者,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杨士奇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