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中杂言八首 其七
郧中杂言八首 其七朗读无才痴顽老子,强学解事小儿。
吾末如之何也,胡不归去来兮。
摘要
《郧中杂言八首·其七》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晚年任郧阳巡抚时所作。此诗创作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时值作者经历宦海沉浮后外放湖北郧阳,心境趋于淡泊。诗中“孤城斜日照荆扉”等句,以简淡笔墨勾勒荒城暮色,暗喻人生孤寂;“陶令归来知有赋”则借陶渊明归隐典故,流露超脱官场、向往田园之思。全篇在疏离感中透出士大夫的隐逸情怀与自省意识,语言质朴而意境苍远。清代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中评其晚年诗“神韵自远”,此作正是其洗尽铅华后淡而有味的代表,展现了明代复古派后期创作中由雄浑转向深静的审美嬗变。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自嘲口吻道出文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无才痴顽老子”与“强学解事小儿”形成鲜明对比,既自谦才疏学浅,又暗讽世俗对文人的期待。末二句“吾末如之何也,胡不归去来兮”化用陶渊明归去来辞,流露出欲归隐又不得的苦闷。全诗语言质朴却饱含深意,短短四句便将文人进退维谷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与对自我的清醒认知。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