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
立春朗读击罢泥牛物候新,一鞭分与万家春。
未萌草木先回润,久屈龙蛇渐觉伸。
对景谩倾银瓮酒,看花遥想玉京人。
东郊明日迎阳去,蹀躞骅骝踏软尘。
摘要
于谦的《立春》是明代著名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立春时节的景象。创作背景可能源于明朝中期,于谦在任官期间感怀国家兴衰,借春景抒发情怀。诗中表达了对春天生机勃勃的赞美,如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象征新生与希望;同时隐含对时局动荡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思想。历史评价上,此诗以豪迈雄浑的风格著称,被视为于谦诗作的代表之一,展现了其人格魅力与文学才华,对后世影响深远。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春回大地的景象为背景,展现了万物复苏的生机。首联"击罢泥牛物候新"巧妙运用立春鞭打土牛的习俗,暗示节气更替。"一鞭分与万家春"将春意拟人化,富有想象力。颔联通过草木回润、龙蛇渐伸的意象,生动描绘了自然界由静到动的微妙变化。颈联转入诗人情怀,银瓮美酒与玉京仙人的联想,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尾联"蹀躞骅骝踏软尘"以骏马踏春作结,充满动感与活力。全诗笔触细腻,意境开阔,既有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又饱含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体现了古典诗歌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人。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