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月朗读
出自宋代郭祥正的诗词

安得妙画师,画取明月夜。

将期月暗时,展向松窗下。

摘要

郭祥正的《月》是北宋诗人郭祥正(1035-1113)创作的一首诗。郭祥正号东篱,以山水田园诗著称,此诗描绘月夜美景,通过皎洁月光和静谧夜色的意象,抒发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其超脱世俗、追求闲适的思想。创作背景上,郭祥正晚年仕途坎坷,归隐山林,此诗可能作于隐居期间,反映其心境。历史评价方面,郭祥正的诗风清新自然,在宋代诗坛有一定影响,但未达大家高度。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首句"安得妙画师"以问句开篇,点出对艺术创作的渴望;"画取明月夜"则勾勒出清幽的画境。后两句"将期月暗时,展向松窗下"更显诗人匠心独运,想象在月暗时分欣赏明月画作,松窗掩映间,虚实相生,别具韵味。全诗仅二十字,却将诗意画境、现实想象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艺术与自然的双重感悟,流露出文人雅士特有的审美情趣。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