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飞盖桥玩月

飞盖桥玩月朗读
出自宋代欧阳修的诗词

天形积轻清,水德本虚静。

云收风波止,始见天水性。

澄光与粹容,上下相涵映。

乃于其两间,皎皎挂寒镜。

馀晖所照耀,万物皆鲜莹。

矧夫人之灵,岂不醒视听。

而我于此时,翛然发孤咏。

纷昏忻洗涤,俯仰恣涵泳。

人心旷而闲,月色高愈迥。

惟恐清夜阑,时时瞻斗柄。

摘要

《飞盖桥玩月》是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晚年退居颍州时所作的一首记游诗。飞盖桥位于颍州西湖畔,此诗描绘了诗人月夜泛舟游湖的情景:碧空如洗,星河倒映水中,小舟穿行于荷香清露之间,仿佛置身仙境。诗人通过"明月照西湖""露重荷香清"等意象,既展现了对颍州山水的深情眷恋,更寄托了历经宦海沉浮后超然物外的心境。全诗语言清丽流畅,意境空灵澄澈,将自然之趣与人生感悟完美融合,在宋代山水诗中独具"平易疏畅"的欧公特色,被后人视为体现其晚年淡泊情怀的代表作之一。

DeepSeek赏析

这首咏月诗以澄澈空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天人合一的画卷。诗人先以"轻清"、"虚静"奠定全篇意境基调,继而通过云收风止的自然描写引出月之本体。一"挂"字将寒月拟人化,赋予其高洁品性。月光照耀下万物鲜莹的景象,暗喻清明心境对世事的照见。"翛然发孤咏"一句道出文人独对明月时的创作冲动,而"洗涤"、"涵泳"等词则展现了精神沐浴月华的愉悦。结尾处"惟恐清夜阑"的忧思,流露出对澄明境界的珍视与眷恋,斗柄意象更添几分幽远禅意。全诗以月为媒,完成了从外物观照到内心修持的升华,体现了宋代理学影响下文人追求天人感通的审美理想。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