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燕朗读
出自明代屈大均的诗词

红紫争衔一片霞,香泥只向白云家。

双双翠剪穿帘入,要掠姬人鬓上花。

摘要

屈大均的《燕》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以燕子为意象,借其迁徙归巢的特性,抒发了作者对故国明朝的深切思念和亡国之痛,体现了不屈的民族气节和爱国情怀。创作于明清易代之际,屈大均亲身经历国破家亡,流亡抗清,此诗可能作于他隐居避世期间,借物言志,表达对复国理想的执着。历史评价上,屈大均的诗作在清代曾被禁毁,但后世如梁启超等学者高度推崇其情感真挚、风格雄浑,被誉为岭南诗派的典范,展现了乱世文人的精神风骨。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以华美意象勾勒出一幅春日燕归图。"红紫争衔一片霞"开篇便以绚烂色彩渲染春景,燕子穿梭于霞光之中,暗喻自然之生机。"香泥只向白云家"句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高洁的云端,既写燕子筑巢习性,又暗含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后联"双双翠剪穿帘入"巧用"翠剪"比喻燕尾,动态描摹尤为传神,末句"要掠姬人鬓上花"突发奇想,赋予燕子几分俏皮性情。全诗四句三转,意象飞动,色彩明丽,在尺幅之间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生灵的敏锐观察与浪漫想象。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