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逃歌
贼逃歌朗读戈戟团团,鸟飞不过。
汝安逃兮,毒弩蛇矛。
平林之坳兮,君不见青衣来,狼兵开。
摘要
《贼逃歌》是明代文学家李梦阳创作的一首乐府体叙事诗。该诗以正德五年江西流民暴动事件为背景,真实记录了官府苛政逼民为“贼”,而百姓反称起义军为“义兵”的荒诞现实。诗中通过“贼”转移时百姓牵衣泣送的场景,深刻揭露了官吏横征暴敛才是祸乱根源。最尖锐处在于借“贼”之口道出“杀公吏”却“不杀平民”的行动原则,直指社会矛盾本质。作品以白描手法展现官民对立,结尾“贼”的宣言更成为对统治者的血泪控诉。此诗突破传统乐府范式,以实录精神展现底层苦难,其“官逼民反”的深刻主题和人民立场,在现代研究中被视为明代现实主义诗歌的重要代表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短诗以铿锵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险恶战场的图景。"戈戟团团"四字如铁铸般沉重,道尽兵戈林立之状;"鸟飞不过"的夸张手法,更凸显战场杀气之浓烈。诗中"毒弩蛇矛"的意象既写实又带象征,暗喻战争对人性的扭曲。末句"青衣来,狼兵开"突然转入叙事,以鲜明的色彩对比和动物意象,将战事的残酷与诡异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节奏急促,意象密集,在短短数语中展现出惊心动魄的战争画卷,体现了作者对战争本质的深刻洞察。

李梦阳(1472-1530),字献吉,号空同,汉族,庆阳府安化县(今甘肃省庆城县)人,迁居开封,工书法,得颜真卿笔法,精于古文词,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强调复古,《自书诗》师法颜真卿,结体方整严谨,不拘泥规矩法度,学卷气浓厚。明代中期文学家,复古派前七子的领袖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