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赴京师别豫章 其一
召赴京师别豫章 其一朗读天子图全念用兵,国公承命任专征。
不烦麾下驱驰日,已定山东七十城。
自古庙堂求胜算,只今河洛遂欢迎。
小臣愧乏旬宣力,愿竭愚衷答圣明。
摘要
汪广洋的《召赴京师别豫章 其一》是明朝诗人汪广洋在被召赴南京任职时告别豫章(今南昌)所作的一首诗。创作背景源于汪广洋作为朱元璋的臣子,在洪武年间多次仕途变动,此诗记录了他离任地方时的离愁别绪。诗中,作者以深情的笔触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无常和仕途波折的感慨,体现了明初文人在政治动荡中的个人情感。汪广洋的诗作虽在文学史上评价不高,但此诗作为其代表作之一,展现了朴实真挚的情感表达。
DeepSeek赏析
此诗气度恢宏,展现了朝廷用兵之威与将领建功之能。首联"天子图全念用兵,国公承命任专征"二句,以对仗工稳之势,道出庙堂运筹帷幄之深谋,将帅奉命出征之壮举。颔联"不烦麾下驱驰日,已定山东七十城",笔锋一转,以举重若轻之态,凸显战事速胜之奇功。颈联"自古庙堂求胜算,只今河洛遂欢迎",既赞颂朝廷用人之明,又暗喻民心所向。尾联"小臣愧乏旬宣力,愿竭愚衷答圣明",谦逊中见忠忱,使全诗在歌功颂德之际,亦不失臣子之节。通篇用典自然,措辞庄重,展现了典型的台阁体诗风。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汪广洋名诗推荐
诗词推荐
- 登岳阳楼唐代:杜甫
- 次北固山下唐代:王湾
- 山居秋暝唐代:王维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代:李白
- 早发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唐代: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