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雨中忆张达甫卧疾

雨中忆张达甫卧疾朗读
出自明代王慎中的诗词

从来多病少欢悰,怪尔沉冥与我同。

最是病怀增恼处,芭蕉叶在雨声中。

摘要

王慎中的《雨中忆张达甫卧疾》是一首明代文人的寄友怀人之作。王慎中作为明代“唐宋派”代表作家,其诗风质朴真挚。此诗创作于一个冷雨潇潇的日子,诗人独对寒窗,触景生情,牵挂起卧病在床的友人张达甫。诗中通过描绘凄清雨景,营造出孤寂氛围,将自然寒意与内心忧思交织,深切表达了对病中挚友的殷殷挂念与无力相助的焦灼。诗人借雨丝联结两地,既写眼前孤灯听雨的萧索,更揣想友人病榻独卧的凄凉,字里行间浸透着对友人病体的忧虑、对早日康复的期盼以及知交间休戚与共的深厚情谊。全篇无华丽辞藻,却以平实语言传递出感人至深的真挚关怀,展现了传统文人交往中重情尚义的精神品格。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沉郁的笔调抒发了病中孤寂的心境。首句"从来多病少欢悰"奠定全诗基调,直抒胸臆道出久病之人的愁苦。次句"怪尔沉冥与我同"将芭蕉拟人化,赋予其人性化的情感,暗示诗人与自然物象的共鸣。后两句尤为精妙,"最是病怀增恼处"转折自然,而"芭蕉叶在雨声中"以景结情,那雨打芭蕉的声响既是真实场景的再现,更是诗人内心愁绪的外化。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将病中人的孤独、烦闷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作者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体悟,以及对自然物象细腻的感知力。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