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台中友人
答台中友人朗读闻君犹采首山薇,欲话中原泪满衣。
四海共推天子圣,百年难复大朝威。
玩刑民托祅神教,避税商悬异国旗。
一样已无乾净土,可怜扶义说西归。
摘要
丘逢甲的《答台中友人》是清末台湾爱国志士丘逢甲内渡大陆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创作于甲午战争后台湾被割让的特殊历史时期,丘逢甲作为抗日保台运动的领导者,兵败后被迫离台,诗中充满了对故土的深切眷恋与收复失地的坚定信念。面对台中友人的问候,他以"不知成异域,夜夜梦台湾"回应,既道出台湾沦亡的锥心之痛,更以"亲友如相问,吾庐榜念台"表明心迹——将居所命名为"念台",彰显永不磨灭的乡关之思。全诗语言质朴却蕴含雷霆之力,将个人命运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在悲怆中迸发抗争精神,成为近代爱国诗篇的典范之作,深刻体现了台湾人民不屈的民族气节。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深沉笔调抒写亡国之痛。首联"闻君犹采首山薇"用伯夷叔齐采薇典故,暗喻气节犹存却已无补于事,泪满衣襟之态尽显悲怆。颔联"四海共推"与"百年难复"形成强烈反差,道出盛世不再的永恒遗憾。颈联直指时弊,祅神教与异国旗的意象折射出礼崩乐坏的现实。尾联"无乾净土"的绝望与"说西归"的无奈,将个人气节与时代悲剧融为一体。全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在沉郁顿挫中透出遗民诗人的赤子之心。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