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十六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 其十六朗读华不注何崎嵚,青天削立峰岑。
寄语三周铁骑,其如一杖登临。
摘要
这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创作的六言组诗《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中的第十六首。该诗作于诗人因风寒困于济南道中的肩舆(轿子)内,无法读书解闷之际。诗人以俳谐幽默的笔调自嘲旅途困顿,通过"唤白家老婢读之"的戏言(化用白居易"老婢能诗"典故),流露苦中作乐的文人雅趣。全组诗以六言俳体形式捕捉旅途琐事,既展现了明代士大夫的日常行旅状态,又以自适心态化解病途烦闷,体现了传统文人在困境中追求精神超脱的豁达胸襟。
DeepSeek赏析
华不注山如剑削立,青天之下更显峻峭雄奇。诗中"崎嵚"二字道出山势险峻,"削立"则见其挺拔之姿。后二句以铁骑三周之艰难,反衬一杖登临之从容,暗含超然物外、凌绝顶而小天下的豪情。此诗笔力雄健,意境高远,短短二十八字间,既有对自然奇观的赞叹,又见诗人胸襟气度,可谓以小见大,字字珠玑。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