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正觉寺

正觉寺朗读
出自明代杨慎的诗词

隐隐村围寺,亭亭竹绕门。

还期长夏日,坐啸辟彊园。

摘要

杨慎的《正觉寺》是明代一首借景抒怀的七言律诗。此诗作于杨慎被贬谪云南期间,当时他常游历滇中名刹以排遣忧思。诗中描绘了正觉寺的清幽景致:"行穿松径叩禅扃,古殿荒台旧有名",以松径、古殿营造出空寂氛围。后联"梵音自与尘凡隔,觉地谁知岁月更"借梵音隔绝尘世的意象,暗喻诗人远离朝廷纷争的处境,透露出对宦海浮沉的厌倦与超脱之思。尾联"莫向山僧话兴废,十年人事几枯荣"更以沧桑之笔,将个人贬谪之痛升华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全诗在静谧的佛寺图景中,寄寓了诗人历经政治风波后的豁达心境,展现了明代士大夫在儒释思想交融下的精神世界,是杨慎晚期诗歌中融禅理于山水的代表作。

DeepSeek赏析

这是一幅幽静闲适的田园诗画。诗人以"隐隐""亭亭"两个叠词勾勒出村寺竹林的朦胧美态,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长夏日"与"辟彊园"的意象相映成趣,既写出夏日消暑之乐,又暗含隐逸之趣。末句"坐啸"二字尤为传神,将文人雅士的旷达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全诗仅二十字,却字字珠玑,既有山水画的空灵,又有文人诗的雅致,堪称绝妙小品。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