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回军上杭

回军上杭朗读
出自明代王守仁的诗词

山城经月驻旌戈,亦复幽寻到薜萝。

南国已忻回甲马,东田初喜出农蓑。

溪云晓度千峰雨,江涨新生两岸波。

暮倚七星瞻北极,绝怜苍翠晚来多。

摘要

王守仁的《回军上杭》是他的一首诗,创作于明代正德十四年(1519年)平定宁王朱宸濠叛乱后回军途中。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作为儒家学者和军事统帅的复杂心境,包括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反思、对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中融入了王守仁“知行合一”的哲学思想,强调在实践行动中实现道德理想。在历史上,这首诗被视为明代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王守仁的人文情怀和时代精神,受到后世文人的推崇。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雄浑笔触勾勒出一幅战乱初平的山城景象。首联"旌戈"与"薜萝"并置,暗示军旅生活与隐逸情趣的奇妙交融。颔联"回甲马"与"出农蓑"的工对,生动展现从战事到农耕的转变。颈联"溪云"二句气象宏阔,以"千峰雨"对"两岸波",既见自然之壮,又暗喻时局之变。尾联暮望七星,北极苍翠,在雄浑中透出沉郁,将个人情怀与家国命运熔铸为一。全诗章法谨严,对仗精工,于雄放中见沉郁,在写景中寓时感,展现出大家手笔。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