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陈琳摹董源渔乐图
题陈琳摹董源渔乐图朗读小笔谁临北苑图,兰亭玉枕最难模。
连峰秀树,荒云远欲无。
泊向小孤缘爱石,望从青草别名湖。
如相借,暂卸南风十幅蒲。
摘要
《题陈琳摹董源渔乐图》是元代道士诗人张雨为画家陈琳临摹五代董源《渔乐图》所作的一首题画诗。此诗创作于元代文人画兴盛之际,当时文人常通过题诗品评画作,寄托隐逸情怀。诗中,张雨以“渔乐”为主题,描绘了画中渔民泛舟烟波、忘机垂钓的闲适场景,如“沙鸥水禽总忘机”“不羡人间万户侯”等句,既赞美了董源原作“神韵天然”的艺术造诣,也借渔家之乐抒发了对远离尘嚣、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悠远,将画境与诗情相融合,体现了元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的道家思想。此诗不仅是对画作的精妙诠释,更是张雨超脱心境的艺术写照,被后世视为题画诗中的佳作。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典雅含蓄的笔触描绘了山水画境与文人情怀。开篇"小笔临北苑图"暗含对传统画艺的追摹之意,"兰亭玉枕"的典故更显文人风骨。诗中"连峰秀树"与"荒云远欲无"形成虚实相生的意境,将画中景物与自然气象融为一体。后联转入现实游历,"小孤缘爱石"一句点出文人雅士钟情山水的本性,"青草别名湖"则暗示隐逸之趣。末句"暂卸南风十幅蒲"以收帆意象作结,既写实景又暗喻放下尘累,余韵悠长。全诗在虚实变幻间展现了中国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与精神追求。

张雨(1283~1350)元代诗文家,号句曲外史,道名嗣真,道号贞居子曾从虞集受学,博学多闻,善谈名理。诗文、诗文、书法、绘画,清新流丽,有晋、唐遗意。年二十弃家为道士,居茅山,尝从开元宫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