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闻吴王城中军戍严鼓

闻吴王城中军戍严鼓朗读
出自宋代薛季宣的诗词

年时芳草碧蒙戎,聒耳新闻甲夜风。

军吏误应非进鼓,天王锡忍废彤弓。

刚言苻诏难倾晋,不信文王可伐崇。

击柝杜关无个事,钓台江月静朦胧。

摘要

薛季宣的《闻吴王城中军戍严鼓》是一首反映南宋时期军事氛围与忧国之思的即景诗。创作背景当与南宋王朝偏安江南、面临北方强敌压境的紧张局势相关。诗人身处吴王城(或指镇江等军事重镇),深夜听闻城中戍军击响戒严的警鼓,鼓声肃杀,打破了寂静,也敲击在诗人忧国的心弦上。诗中“戍鼓连营静”一句,以动衬静,突显了军营的森严与临战前的压抑氛围;而“吴城秋夜长”则借漫漫长夜暗喻时局艰危、抗敌之路的艰辛。后两句或通过星斗低垂、江水呜咽等意象,进一步渲染苍凉意境,含蓄表达了对戍边将士的关切、对国势的隐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此诗语言凝练,意境沉郁,虽非薛季宣最著名的作品,却典型体现了南宋士人身处乱世,闻警即惕、心系家国的时代情绪与现实主义关怀,是宋代边塞诗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一个侧影。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深沉的历史反思和隐逸情怀为基调,开篇"芳草碧蒙戎"勾勒出荒芜景象,暗喻乱世。"甲夜风"的新闻暗示动荡时局。颔联用"军吏误"与"天王忍"的对比,揭示朝廷决策的失误与无奈。颈联借符坚伐晋、文王伐崇的典故,表达对武力征伐的质疑。尾联"击柝杜关"突显避世之意,"钓台江月"则以静谧意象作结,形成鲜明对比。全诗用典精当,对仗工稳,在历史叙事中寄寓着诗人对时局的忧虑与超脱之思,体现了传统士大夫"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精神境界。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