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 其七

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 其七朗读
出自清代姚燮的诗词

借得灵胥市上箫,悲声激烈唱龙标。

颇愁家远书艰达,却喜朋多酒易消。

花碛惊沙中使骑,槐安短梦上公貂。

梳爬百感供豪饮,耳摄奔风似海潮。

摘要

姚燮的《都门春感杂诗二十章寓崇文门试邸作 其七》是清代寒士科举境遇的深刻写照。此诗作于姚燮寓居北京崇文门试院期间,时值春闱科考,诗人以亲历视角描绘京城浮华表象下的士林悲辛。诗中“貂裘公子气如虹,独有寒士如寒虫”的对比,犀利揭露科举制度下的阶层鸿沟与世态炎凉。尾联“金多便许成翁仲,试问铜山铸几回”更以铜山铸钱的典故,痛斥金钱对科举公正的腐蚀,直指社会不公的核心。全篇以冷峻笔触勾勒出寒门举子在帝王都的生存困境,既承载着个人功名失意的郁愤,更折射出封建体制下沉重的社会批判,在清代现实主义诗作中具有典型意义。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雄浑悲壮的笔触抒写诗人羁旅情怀。首联"借得灵胥市上箫"起笔不凡,以箫声喻心声,悲歌慷慨;颔联"家远书艰"与"朋多酒易"形成鲜明对比,道出离愁与慰藉;颈联转写边塞景象,"花碛惊沙"勾勒出壮阔苍凉的意境;尾联"梳爬百感"四字尤见功力,将万千思绪融于豪饮之中。全诗格调沉郁顿挫,意象奇崛,用典自然,展现出诗人既忧时伤世又豪放不羁的复杂心境。特别是"耳摄奔风似海潮"一句,以听觉意象收束全篇,余韵悠长,令人仿佛听到历史长河的滚滚涛声。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