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十二 宝云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十二 宝云庵朗读有客学无心,庵云结宝阴。
松风深夜起,时作老龙吟。
摘要
郭祥正《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十二 宝云庵》是北宋诗人郭祥正为唱和友人杨蟠(字公济)《西湖百咏》组诗而创作的其中一首。北宋时期,西湖人文景观繁盛,文人雅士常以诗歌题咏。杨蟠任杭州通判时遍游西湖名胜,作《西湖百咏》,郭祥正依其题旨与诗韵进行唱和,此诗即专咏西湖葛岭附近的古刹宝云庵。诗中通过描绘庵院幽寂的环境(如松径、苔痕)与僧人清修的身影,抒发了对远离尘嚣、静心修禅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西湖山水间蕴含的禅意之美。全诗语言简淡,意境空灵,继承了宋代文人追求清雅脱俗的审美意趣。这组和诗不仅记录了宋代西湖的人文胜景,更体现了当时文人以诗会友、寄情山水的风雅传统。
DeepSeek赏析
这首小诗意境幽深,笔触简练却蕴含无限禅机。"学无心"三字开篇即点明主旨,道出修行者追求无我境界的虔诚。庵云如宝盖般笼罩,营造出超然物外的氛围。后两句尤为精妙,松风夜起,声如老龙吟啸,既是实景描写,又暗喻修行者参透禅理时的顿悟之喜。全诗以景寓情,动静相生,在短短二十字中勾勒出一幅空灵澄澈的禅修图卷,令人读之顿觉尘虑尽消。

郭祥正(1035~1113)北宋诗人。字功父,一作功甫,自号谢公山人、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