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一剪梅

一剪梅朗读
出自清代顾贞观的诗词

自拨香弦按紫檀。

曲向谁弹。

泪向谁弹。

蜀茶花底小红栏。

去为谁难。

住为谁难。

不施梅额坠双鬟。

春也阑珊。

人也阑珊。

相思空觅驻颜丹。

伊也摧残。

侬也摧残。

摘要

顾贞观的《一剪梅》是清代著名词人顾贞观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对友情的深切珍视和离别之痛。创作于清初,背景可能源于作者与挚友如纳兰性德的交往,词中通过“一剪梅”的意象,如梅花象征高洁与短暂,抒发了人生聚散无常的哀愁与对知己的无限思念。历史评价上,这首词被视为清词婉约派的代表作,情感真挚细腻,被后人誉为“词中绝唱”,体现了顾贞观词作的艺术高度,对清代文学发展有深远影响。

DeepSeek赏析

这首《一剪梅》以纤秾之笔写尽相思之苦。开篇"自拨香弦"三句,以紫檀琴起兴,无人倾听的曲调与泪水交织,奠定了全词孤寂凄凉的基调。"蜀茶花底"的栏干意象,暗喻女子独处的深闺,去留两难的矛盾心理更显缠绵。下阕"不施梅额"的细节,写尽女子无心梳妆的慵懒情态,"春也阑珊"双关语巧妙,既写春光将尽,又喻人情渐老。末句"伊也摧残"的叠用,将双方同受相思折磨的痛楚推向极致。全词善用重字叠句,七处"谁"字、五处"也"字,回环往复中见深情,堪称婉约词中上乘之作。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