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马有归心阁试
边马有归心阁试朗读剩有横行意,其如远道悲。
自矜洼水种,悔逐并州儿。
苜蓿春能几,蒲萄入尚迟。
因之嘶野草,不为朔风吹。
摘要
《边马有归心阁试》是明代诗人张萱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为科举应试之作,题目出自西晋潘岳《秋兴赋》中的名句“边马有归心”。诗中通过描绘边塞战马思归的场景,借物抒怀,表达了征人久戍边关、渴望归乡的深切愁绪。诗人以“嘶风频顾影,啮雪未成音”刻画战马的艰辛与忠诚,又以“霜寒金仆姑,月落玉门深”渲染边地的苍凉孤寂,最终在“谁言千里志,犹待九方禽”的慨叹中,将战马之志与士子求仕之心巧妙相融,既暗合科举应试之旨,又升华了思乡怀归的普遍情感。全诗意象雄浑,语言凝练,展现了明代科举诗的艺术特色。
DeepSeek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以骏马自喻,抒发怀才不遇之悲。首联"横行意"与"远道悲"形成强烈反差,暗喻壮志难酬。颔联"洼水种"与"并州儿"对照,以骏马困于低洼之水自比,悔恨追随庸主。颈联"苜蓿"、"蒲萄"皆边塞之物,暗指边塞建功之志难遂。尾联"嘶野草"意象尤为动人,宁肯在荒野嘶鸣,也不愿向朔风低头,彰显了诗人的铮铮傲骨。全诗以马喻人,托物言志,沉郁顿挫中见风骨,展现了诗人不甘沉沦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