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萧红墓上 其三

萧红墓上 其三朗读
出自近代:聂绀弩的诗词

东风今已压西风,春在文园艺圃中。

众鸟争喧花里笑,百花齐放鸟喧中。

呼兰河畔花成浪,越秀山边鸟作钟。

万紫千红犹有恨,恨无叶此与萧红。

摘要

聂绀弩的《萧红墓上 其三》是其悼念女作家萧红的组诗之一,创作于1940年代萧红病逝香港后不久。诗人伫立于萧红墓前(原葬香港浅水湾,后迁广州),以深沉笔触追思故人。诗中“君身惜未临浅水”暗指萧红未能亲历抗战胜利的遗憾,“我哭应非堕劫尘”则饱含超越个人生死的痛惜。聂绀弩通过“文章信口雌黄易,思想锥心坦白难”等句,既赞颂萧红文学成就的真诚坦荡,亦痛陈其生前遭遇的误解与坎坷。尾联“人死倘无埋骨地,地老天荒剩此坟”以苍凉意象,将个人哀思升华为对漂泊灵魂的永恒祭奠,更隐含着对战争年代知识分子命运的悲悯。此诗被誉为现代悼亡诗典范,以洗练语言、沉郁情感和深刻的历史反思,不仅寄托了对萧红的深切哀思,更折射出特定时代下中国文人的精神困境与风骨。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春意盎然的景象开篇,东风压倒西风,暗喻新生力量蓬勃向上。颔联以众鸟争喧、百花齐放勾勒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对仗工整而富有动感。颈联将视野拓展至呼兰河与越秀山,以"花成浪"、"鸟作钟"的夸张手法,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多姿。尾联笔锋陡转,在万紫千红的盛景中,表达对萧红这位早逝才女的深切怀念,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完美融合。全诗意象丰富,语言明快,既展现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又流露出对文学知己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