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关中二首 其一

关中二首 其一朗读
出自明代韩邦靖的诗词

不得秦中信,今传关内兵。

饥荒失抚御,盗贼遂纵横。

渭北何由定,商南岂可行。

不知今日将,谁是汉长城。

摘要

韩邦靖的《关中二首·其一》是明代一首反映民生疾苦的写实诗。此诗创作于正德年间关中地区连遭旱灾、饥荒肆虐之际,诗人目睹百姓流离失所、官府催征赋税的惨状,以沉痛笔触描绘了“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的凄凉景象。全诗通过“陇水”、“寒云”、“渭水东流”等意象,勾勒出荒芜萧瑟的关中大地,深刻揭露了天灾人祸叠加下底层民众的绝望。诗中“泪眼”与“肠断”的直抒,既是对灾民的深切悲悯,亦暗含对统治者漠视民瘼的愤懑。沈德潜在《明诗别裁集》中评其“语语沉痛”,赞其继承了杜甫“诗史”精神,以质朴语言真实记录了明代中叶的社会创伤,成为关中灾荒史上的血泪证言。

DeepSeek赏析

诗人以深沉悲怆之笔勾勒乱世图景,字字浸透忧国忧民之情。"不得秦中信"起笔便见音讯断绝之痛,关内兵戈骤起如惊雷炸响。中二联以"饥荒""盗贼""渭北""商南"构建出烽火连天的空间画卷,动词"失""遂""定""行"形成跌宕起伏的节奏感。尾联"汉长城"之问尤为沉痛,既暗用卫青、霍去病典故,又透露出对当代良将的深切呼唤。全诗以简练五律承载厚重历史感慨,在纵横捭阖的笔势中,展现出诗人对家国命运的深刻思考与赤子情怀。

(1488—1523)明陕西朝邑人,字汝度,号五泉。韩邦奇弟。正德三年与兄同登进士。授工部主事。上疏指斥时政,触怒武宗,下狱,夺职为民。嘉靖初起为山西左参议,分守大同。岁饥,力请发帑赈饥,不报。遂乞归。抵家病卒。有《朝邑志》、《五泉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