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 其七
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 其七朗读官路桥东锦石峰,平原开出玉芙蓉。
高标云雾天中积,远势波涛水上重。
喜近鱼梁堪把钓,拟修丹室预栽松。
紫苔苍藓饶秋色,埋骨它年赖尔封。
摘要
顾璘是明代著名诗人,其组诗《秋日寻城东诸山颇历深险得诗八首》中的第七首,描绘了秋日寻访城东群山的经历。诗中通过叙述攀登山峰、历经险阻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壮丽景色的由衷热爱,以及对人生挑战的积极态度。诗人以秋日的萧瑟意象为背景,融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人文情怀和细腻的写景技巧。该诗作为明代山水诗的佳作,体现了顾璘对自然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律以雄浑之笔勾勒出锦石峰的壮丽景色,开篇即以"玉芙蓉"喻山峰之秀美,将自然景观赋予灵动的生命意象。中二联运用"高标云雾"与"远势波涛"的意象对比,形成上下纵横的空间张力,既见山势之巍峨,又显水势之磅礴。尾联由景入情,透露出诗人归隐山林、终老此间的隐逸之思。"紫苔苍藓"的秋色描写与"埋骨它年"的生死之叹相映成趣,在壮阔山水中寄寓着深沉的人生感悟。全诗笔力雄健,意境开阔,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时既豪迈又超脱的复杂心境。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