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陶渊明归社图

陶渊明归社图朗读
出自明代徐庸的诗词

典午山河将欲晚,为米折腰贤士懒。

伤哉侍中富贵,蔑如事闲散。

先生晋代名臣孙,遥遥华冑为清门。

虽官彭泽绾印绶,岂若栗里娱琴尊。

归去来辞写胸臆,便买兰舟寻旧宅。

五株绿柳摇春光,三径黄花艳秋色。

鸣鸡吠犬开柴扉,林风。

摘要

徐庸的《陶渊明归社图》是一首题咏画作的七言绝句。明代诗人徐庸通过描绘画中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场景,热情赞颂了陶渊明不慕荣利、回归田园的高洁品格与精神追求。诗中“归去来兮”的意象直接呼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点明其挣脱官场束缚、追求心灵自由的决心;“采菊东篱”的经典画面则生动呈现了隐逸生活的恬淡自适。全诗虽短,却深刻把握了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与“复得返自然”的欣悦,既是对画境的诠释,更是对陶渊明精神世界的礼赞,体现了后世文人对这一文化符号的深切认同与向往。

DeepSeek赏析

这首七言古诗以陶渊明归隐为主题,通过对比手法展现其高洁品格。"典午山河"开篇即点明晋室衰微的时代背景,"为米折腰"反衬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诗中"遥遥华冑"与"栗里娱琴"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其弃官归隐的选择。作者善用意象,"五株绿柳"与"三径黄花"勾勒出一幅清幽的田园画卷,而"鸣鸡吠犬"的乡野之声更添生活气息。末句以林风作结,余韵悠长,暗喻陶渊明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隐逸文化的精神内核。

徐庸,字用理,吴郡人。采辑永乐至正统四代之诗,为《湖海耆英集》一十二卷、《南州诗集》五卷(小辋川乌丝栏钞本)、《高太史大全集十八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