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为林生题拜梅图 其二

为林生题拜梅图 其二朗读
出自清代丘逢甲的诗词

逋仙风格本来尊,冷抱梅花自闭门。

只合三公向妻跪,不曾轻去谒刘孙。

摘要

丘逢甲的《为林生题拜梅图 其二》是其题画诗系列中的一首,创作于清末民初时期。这首诗以梅花为主题,借物抒怀,表达了对高尚品格与民族气节的赞美。诗中,丘逢甲描绘梅花在严寒中傲然绽放的形象,象征了坚韧不屈的精神,暗喻在国难当头之际,个人应如梅花般坚守节操、追求理想。同时,作为题赠友人林生之作,它也体现了对知音的敬重与勉励之情,流露出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复兴中华的期许。丘逢甲的诗作在文学史上被评价为“诗界革命”的代表,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此诗虽未广为人知,但延续了他一贯的豪迈风格与时代使命感。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逋仙"风格开篇,点明高洁品格。诗人以梅花自况,"冷抱"二字勾勒出孤高傲世之态,"自闭门"更显清高自守。后两句用典精妙,"三公向妻跪"与"谒刘孙"形成鲜明对比,一褒一贬间彰显诗人不慕权贵、坚守节操的志趣。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以梅花喻人,以典故抒怀,将隐逸之志与傲世之情融为一体,充分展现了文人雅士的高洁品格与独立精神。

丘逢甲(1864年~1912年)近代诗人。字仙根,又字吉甫,号蛰庵、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南武山人、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