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乍浦杂诗八章 其三

乍浦杂诗八章 其三朗读
出自清代姚燮的诗词

居然九达列通阛,扼险成城势亦孱。

南尽苍烟绵五郡,东流黄水灌诸蛮。

腊冰运重商轻税,秋涨忧深禁采山。

别有金汤固仁义,将军诗碣未磨删。

摘要

姚燮的《乍浦杂诗八章 其三》是其组诗代表作之一,创作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英军攻陷浙江乍浦之后。诗人亲历战火,目睹侵略者暴行与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以沉痛之笔记述了这场民族灾难。诗中通过描绘城垣残破、尸横遍野的凄惨景象,如“肉雨压城白日昏”“积骸成莽阵云深”等触目惊心的画面,深刻揭露了战争的残酷,表达了对侵略者的强烈愤慨和对受难民众的深切悲悯。全诗以白描手法直陈史实,情感激越悲怆,语言凝练如刀,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这组诗被誉为“诗史”,不仅是鸦片战争苦难的忠实记录,更展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与现实主义精神,在近代反侵略诗歌中占有重要地位。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雄浑笔力勾勒出一座扼守险要的边城风貌。首联"九达列通阛"与"扼险成城"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城池虽处要冲却难掩孤弱之势。颔联"苍烟绵五郡"与"黄水灌诸蛮"以壮阔视野展现地理形胜,烟水交织中暗含边关苍茫气象。颈联转写民生,腊冰运重与秋涨忧深,折射出商旅艰辛与官府恤民之政。尾联"金汤固仁义"点睛,将军诗碣犹存,彰显守土者以德化民的治边理念。全诗将地理形胜与人文关怀熔于一炉,在雄浑中见细腻,于写景中寓深意,实为边塞诗之佳构。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