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湖五首
桂湖五首朗读颇忆家山好,去乡兹六年。
此间行乐地,小有洞庭天。
摘要
《桂湖五首》是清代名臣曾国藩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任四川乡试主考官期间,游历成都新都桂湖时所作的五首七言律诗。此组诗以桂湖秋景为背景,通过描绘"十里荷花海""参天古柏"等意象,既赞美了明代学者杨慎故居的清幽胜境,又借景抒怀,寄托了诗人对先贤的追慕与自身高洁品格的追求。诗中"羁鸟恋旧林"等句化用陶渊明诗意,暗含归隐之思;"孤鹤横江"之喻则展露其超然气度。作为曾国藩早期诗作,这组诗语言凝练,意境清远,展现了其深厚的儒学修养与文人情怀,虽在文学史上评价不及其政绩显赫,却为研究其思想轨迹提供了重要文本。
DeepSeek赏析
此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颇忆家山好"直抒胸臆,"去乡兹六年"以时间之久衬托思念之深。后二句转写眼前之景,"小有洞庭天"既是对寓居地风景的赞美,又暗含对故乡洞庭的怀念。全诗以简练之笔,将游子思乡之情与眼前景物巧妙融合,形成时空交错的艺术效果,体现了诗人善于捕捉细微情感的高超艺术表现力。诗中"小有"二字尤见功力,既写出眼前景致之妙,又暗示不及故乡之美,含蓄隽永,耐人寻味。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清朝战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