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漫成
江上漫成朗读春色到江滨,江花树树新。
行吟憔悴客,谁道亦逢春。
摘要
《江上漫成》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诗人离开南京返乡途中,时值洪武三年(1370年),高启因拒绝朱元璋授予的户部侍郎职位而被贬谪。诗人泛舟江上,面对苍茫山水,借景抒怀。前两句"江上海云生,江边野客行"勾勒出漂泊者的孤寂身影,后两句"自笑飘零成底事,青山依旧属闲人"以自嘲口吻道出宦海浮沉的无奈,暗含对自由山水的向往。全诗语言简淡,意境清远,在看似闲适的笔调下暗藏政治失意的苦闷,展现了高启诗歌"冲雅融和"的特质。明代朱彝尊评其诗"天才高逸",此诗正是其将个人际遇与自然意象巧妙融合的代表作,体现了明初吴中诗人对隐逸情怀的独特书写。
DeepSeek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江畔图景。开篇"春色到江滨"直入主题,点明时节地点;"江花树树新"以叠字"树树"强化视觉感受,描绘出万物复苏的生机。后两句笔锋陡转,引入"行吟憔悴客"的形象,与明媚春光形成鲜明对比。"谁道亦逢春"一句含蓄深沉,既道出游子孤寂,又暗含对生命际遇的思考。全诗以景衬情,以乐景写哀情,短短二十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层次,展现了诗人敏锐的观察力和深沉的生命感悟。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