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诗词 本文内容

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四

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四朗读
出自明代郭之奇的诗词

我有长生诀,总归方寸穴。

我有不死方,下士闻且咥。

飘缈月宫仙,当年曾盗窃。

虚府聚寒辉,丹华散远冽。

无明火自销,不夜光难灭。

此象落人间,颇断红尘热。

冰心在玉壶,始闻真白雪。

风轻云散时,鸟弄花开节。

秋水似神清,春山供意悦。

玄芽秀玉房,金粟垂丹阅。

岂烦爻卦添,漫许刀圭设。

我闻至要言,如听广成说。

蟾杵药初团,寒炉灰乍揭。

能使月珠成,未妨天宝泄。

摘要

郭之奇是明末清初的文学家和抗清义士,其诗作“读白玉蟾修仙辨惑诸论漫述四篇 其四”创作于社会动荡之际。此诗源于郭之奇阅读南宋道教人物白玉蟾的《修仙辨惑论》,借以表达对修仙之道的感悟。诗中,作者探讨了修仙过程中的疑惑与超脱,体现道教追求长生、心灵解脱的思想,反映了乱世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道家修炼为主题,开篇即点出"长生诀""不死方"的玄妙,却以"下士闻且咥"反衬其高深莫测。诗中意象纷繁,月宫、丹华、玉壶、白雪等意象交织,营造出清冷脱俗的意境。"冰心在玉壶"化用王昌龄诗句,暗喻修行者高洁品格。后半部分以自然景物喻道,秋水神清、春山意悦,将修道之乐融入四季美景。结处以"蟾杵""寒炉"等道家意象作结,暗示丹成之喜。全诗语言凝练,意境空灵,将道家修炼之理与自然之美巧妙融合,展现出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