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篇
仙人篇朗读仙人揽六籍,降止太山隅。
神娥擎香雾,五老列庭除。
苍龙绕彩电,祥麟衔玉书。
北极脱枢纽,九州安所如。
驾言适西周,驱彼南宫车。
徘徊岐丰侧,精神游六虚。
凤凰来何时,徒闻歌接舆。
回驾观群龙,与帝合灵符。
羲文告爻象,河洛献瑞图。
东壁韬荣光,文昌掌关枢。
秦火遍郡县,日月光如如。
尔来三千载,晦蚀由蟾蜍。
正直大明世,黄道开天衢。
巨灵挽天河,河汉流为旴。
稽首旴上翁,与尔长相须。
摘要
杨起元的《仙人篇》是一首明代游仙诗,借描绘仙境寄托作者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杨起元作为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罗汝芳的弟子,深受心学影响,诗中通过"乘云驾鹤""琼楼玉宇"等缥缈意象,构建出逍遥自在的仙境图景,实则隐喻心性修养的最高境界。全诗在浪漫的游仙外壳下,蕴含对现实桎梏的疏离,强调通过内在觉悟达到"与道合一"的超越性追求,呼应了晚明文人融合儒释道的精神探索。其语言清逸空灵,承袭了曹植《仙人篇》的游仙传统,又注入心学"即心即道"的哲思,展现了明代中后期知识阶层对精神解脱的普遍向往。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瑰丽雄奇的想象构筑神仙境界,开篇即以"仙人揽六籍"的飘逸之姿奠定全诗超脱尘俗的基调。诗人巧妙运用"神娥""五老""苍龙""祥麟"等神话意象,营造出祥云缭绕的天庭盛景。中段笔锋转入历史长河,以"秦火""三千载"暗喻文化断层,却终以"巨灵挽天河"的壮阔意象昭示文明复兴。"黄道开天衢"与"河汉流为旴"的雄浑境界,既是对上古神话的创造性重构,更寄托着对文化重光的深切期许。全诗以骚体为骨,融汇谶纬之说与道家思想,在时空交错的宏大叙事中展现出诗人吞吐天地的胸襟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