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行
石门行朗读石门啾啾鬼夜哭,北将诈诱南兵缚。
可怜枉死三千人,更有平人被屠戮。
忆昔平壤破倭奴,此辈赴难曾捐躯。
有功谁分不蒙赏,无罪因何反见诛。
本为勤王诬以反,阳言赏给屠俱尽。
皇天闷闷旌旆愁,白日瞆瞆风沙愤。
从来杀降受恶名,况以私憾杀我兵。
无人肯向朝廷说,至今道路犹吞声。
谁其为谋石与李,尔曹安得逃天刑。
摘要
《石门行》是明代岭南诗人区大相的代表作之一。此诗以广州石门山为背景,石门因东晋吴隐之"酌贪泉而觉爽"的清廉典故闻名。诗人借古喻今,开篇"石门水,深可厉"暗引吴隐之饮贪泉不渝其志的典故,后以"莫饮石门水,令人心骨清"反讽官场贪腐风气——表面说泉水清冽,实则痛斥贪欲侵蚀人心。全诗通过"金如粟""珠如砾"等意象直指权贵奢靡,结尾"呜呼!金珠如山不可食,石门之水流汤汤"更以流水意象象征历史长河的涤荡力量,发出对廉洁精神的深切呼唤。此诗继承了汉乐府的现实批判精神,以沉郁雄浑的笔触揭露明代官场积弊,展现了岭南诗歌关注现实、风骨遒劲的特色,被誉为岭南诗派的重要里程碑。
DeepSeek赏析
此诗以沉痛之笔揭露了战争中的残酷与不公,字字血泪,句句锥心。开篇"石门啾啾鬼夜哭"以鬼哭渲染阴森氛围,奠定全诗悲愤基调。诗人痛斥北将诱杀南兵之诈,悲悯枉死三千士卒,更愤恨无辜平民遭屠戮。中间八句运用强烈对比,"破倭奴"时奋勇捐躯,却"不蒙赏";"勤王"被诬谋反,赏赐竟成屠刀。末四句直指石、李二人为罪魁,以"天刑"作结,既显诗人激愤,亦暗含天道昭彰之信念。全诗以古风形式直书时弊,语言质直悲怆,用"闷闷"、"瞆瞆"等叠词强化悲愤情感,堪称以诗证史的力作。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